CARAVANSERAIS

/ kærəˈvænsəˌraɪ /
Research


Project 1
Sonic Ecology
  1. Curatorial Statement
  2. Listening to Ecosystems from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3. Music and Activism
  4. The Vigil of Debris
  5. The Recycling Concerto
  6. The Unexpected Guest


Project 2
Music & Moving Image
  1. Curatorial Statement
  2. Water, The First Body
  3. Light in Infinite Darkness
  4. Kyager
  5. The Moments


Project 3
Naamyam Creative Research 
南音創意研究

  1. 策展人的話
  2. 南音的互動
  3. 戲台南音賞析
  4. 南音創意研究〈客途秋恨〉MV創意對談: 許敖山x杜泳
  5. 南音飄揚未定
  6. 香港南音之永劫回歸?
  7. 南音︰起點抑或歸處?──「南音新創作展演」的兩種實驗
  8. 傳統音樂的突破?南音未來之路——「南音研究計劃」


Project 4
Contain
  1. Genesis
  2. This is water
  3. Modul-ation
  4. Often easy, sometimes impossible
  5. Sensations of getting lost






The content of CARAVANSERAIS does not reflect the views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provides funding support to CARAVANSERAIS only, but does not otherwise take part in it.  Any opinions, findings, conclusions or recommendations expressed in the materials/activities (or by members of the GRANTEE’s team) are those of the organisers of CARAVANSERAIS only and do not reflect the views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Mark

Naamyam Creative Research 南音創意研究〈客途秋恨〉MV創意對談: 許敖山x杜泳 


許敖山, 杜泳, 鍾寧朗 
文字整理:鍾寧朗



香港創樂團主辦的「南音創意研究」計劃,由民政事務署藝能發展資助計劃支持,自2019年起,邀請了六位年輕創作人加入研究,配合大師班、工作坊、演出示範,為參與者探討南音起源、發展歷史及曲藝理論等,嘗試為廣東南音增添生命力。計劃由作曲家、電子音樂人許敖山帶領各研究成員,陸續創作出新作品。因新冠疫情關係,延續至今歷時三年,使各學員有更多時間加深對南音的了解和學習。



今次訪談有首席研究員許敖山分享他對南音名曲〈客途秋恨〉再創作過程中的體會,其中邀請得到杜泳先生一同合作,這次除了撥冗抽空來排練之外,給我們說說南音說唱過程中的竅門,也談談他對南音的一些看法與展望。



2021年5月22日 主持:鍾寧朗

許敖山(H) 杜泳(T) 鍾寧朗(S)



S: Steve(敖山)跟杜老爺不是第一次見面吧?兩位怎樣認識的呢?

H: 我們都正是藉著這個計劃真正彼此認識和合作的。

T: 是呀,原來有兩年多了!


南音初探


S: 兩位是怎樣與南音結緣呢?

H: 我以往常常與「進念十二面體」合作,後來知道其藝術總監榮念曾的兄長榮鴻曾教授對南音很有研究,所以在進念的時候,就知道有南音這門藝術。之後,又知道香港較早一批(地水)南音的錄音,就是源自杜煥先生在茶樓的錄音,經學者整理,一部分由中文大學出版,所以就是由聽杜煥的唱片開始接觸南音。(T:這大概是幾多年前的事?)那是在2006年的時候。開始一聽來便好有興趣,因為用廣東話來唱,既不是粵曲,亦不是流行曲,後來從歷史中更了解到南音曾經好流行,就奇怪為何今日就沒有人認識和演奏南音了。那時正在APA(香港演藝學院)修讀作曲,所以就想研究一下這個課題,可是發現沒有甚麼辦法研究!(笑)(T:沒有譜啦。)是不懂得研究,對,又沒有甚麼譜本傳下來,錄音其實又不多,如果想學會唱南音,都只有跟著唱片,唯有聽得多就是了。

T: 當時網上仍未很多資料吧?反而今天能已經有很多有心人放在YouTube了,很古老的錄音也陸續出現了。我應該是在2004年在香港重新玩南音,在宏光(國樂團)上演的〈孔明借東風〉,當時配合梁漢威的弟子用南音的方式來說唱這支曲,在當時算是別開生面。(H:之前呢?)小時候就當然是聽南音長大的,祖母晚上就會唱粵謳(木魚、說唱)給我們聽,又會請瞽師(失明說唱藝人)來家門前演唱、算命、講故的。

H: 我初接觸時先是聽到杜煥先生在茶樓的錄音唱片,再遲一些,知道在鄺保威導演的獨立電影《未央歌》中,唐小燕師娘(失明說唱女藝人)學得地水南音,從而開展說唱南音的藝途,那時才聽到現場說唱。(T:小燕本身懂得粵曲,模仿力又極高,且十分努力,所以很快便掌握到地水南音的神髓。)那時感覺是南音似乎已漸漸式微,可供演出的氛圍亦慢慢消失,我可見的新作品亦不多,所以從那時起,一直思考如何創作一些南音作品?這種想法也持續了好幾年,才有機會付諸實行。

T: 我看到問題是沒有觀眾。回顧2005-2006年那時我隨唐建垣玩南音時,台下的觀眾都年過半百,所以有這份體會。之後我自己主理粵樂推廣活動時,便找來一眾年輕的樂師加入,不介意沒有很資深,就是能帶來他們的學生朋友來賞樂,慢慢帶來年輕的觀眾群。不過最重要的是千禧年過後,先後有香港藝術節以南音為題的專場演出,又香港大學的陳慶恩教授為瞽師區均祥先生舉辦地水南音的音樂會,當時2007、08年間,在陸佑堂舉行,便一下子把地水南音的地位提高了很多。年輕的學生、聽眾便隨之而來,例如黃頌然(擅長吹洞簫的年輕樂師)就是常客了。


普及?變樣?


H: 除了南音,聽聞你也有玩爵士粵樂?

T: 那種是追隨尹自重那一輩人的「精神音樂」(1920年代中華音樂會在廣州溫拿、大東亞等音樂茶市演奏粵樂,時稱「精神音樂」,尹自重與呂文成、何大傻、何浪萍把色士風、吉他、班祖琴等西洋樂器,引進粵劇、粵樂。,)他領導之下的有謝子明、司徒紹(我年輕時跟隨他一起玩),是添注了爵士樂器的粵樂曲風。

H: 所以說年輕受眾多了,南音在千禧年後開始普及,原因是多人認識了?還是變了樣?

T: 是多人認識了。我認識廣州的師傅一直都有同樣觀察,就是唱粵曲的人多,因為唱下去就會有收入;南音就沒有票房或資助,年輕人就覺得唱南音沒有前途。廣州的情況是就算肯免費教徒弟,也沒有人願意長期去學,相反,香港就不一樣了,政府和各機構、藝術團體願意出資推廣傳統文化,過去20年,尤其見到粵樂的地位提昇而受到重視,確實是傳統文化保育地。例如在油麻地戲院,到今日仍有不少免費南音劇目上演,全靠有心人扶持,(H: 好爆滿的呀!)對呀,氣氛好好,喜歡的便進場聽,又可以在外面(油麻地果欄)飲兩杯,飲完又再入場聽,自然培養出欣賞南音的習慣。你看每年「粵韻樹下」(康文署在九龍寨城公園舉行的音樂會),雖然天氣炎熱,卻不減樂迷的熱情,只因香港仍保持這種廣東南音的賞樂形式與文化。所以我認為康文署在這方面是功不可沒!從南音推廣,再到粵樂、精神音樂在香港的各大舞台重現,我覺得好難得,但做起來又覺得輕鬆自在!

H: 你覺得當中會不會有甚麼包袱?或會擔心跟傳統越行越遠?

T: 其實近代粵樂的發展也是一百年上下。當時呂文成那一代樂師也有從北邊,即江南的旋律移植過來用,例如〈迷離〉(曲:陳文達)那種全都是用來跳Disco的,而尹自重那一代就用西洋樂器演繹廣東音樂,就等如我們香港人在英語地方講廣東話,但就用了外來的方式去表達。我覺得毫無衝突,不用太多規範,這本是「榕樹頭文化」,就是怎樣都有可能!就是燒魚蛋、燒雞翼再加漢堡包一齊食都沒問題吧?

H: 這就是Fusion呀!

T: 沒有衝突的,我覺得好好玩!有一次在美國西雅圖,見識到一位老鼓手,竟然能用Jazz鼓輕輕打出〈客途秋恨〉那種很深沉幽暗的氣氛,是在香港未曾聽過的!至今我仍念念不忘!

H: 我就在2018年試過與香港創樂團合作,創作新的南音形式,當時也是用〈客途秋恨〉的格式,不過當時重點不在字詞格律,而是以廣東話的九聲作原素,用自己作曲的方法來創作,音樂由創樂團演奏,加了電子配樂,做了一次實驗。T:我總認為多作嘗試就好。例如以前梅艷芳的名曲〈似水流年〉(1985),鄭國江填詞,聽來就覺得跟平常講廣東話一樣自然,旋律竟然是日本喜多郎的音樂,這位鄭國江真是高手!所以你在〈客途秋恨〉也值得試試!

H:〈客途秋恨〉我還是未能全首背誦下來,只是唱了第一段,不過經過你的鼓勵,就好想學好接續乙反(較憂傷的調式)的部分,好像minorkey(西樂中的小調式)的感覺。

T: 我記得在北美每次唱南音,一唱到乙反段,台下就算不認識南音的觀眾,全都會突然專心起來的,乙反調式總是有讓人共嗚的感覺。

H: 我看傳統南音,因為在茶樓、妓院的環境,通常都是放聲地唱,才可傳得遠,聽得到。我今次就想嘗試用咪高峰錄製,卻是以非常弱的聲線,加上盡量低音,近乎到我最低音域來演繹。


又一新創作


S: 我重看Steve在2018年與香港創樂團合作首演〈風的影子〉,見到你把觀眾請到舞台上,幾乎與樂師們圍在一起,打成一片,跟西方慣見的演出形式很不同。事隔三年,你今次的新研究我看就有著一種延續,好像想把聽眾的耳朵不斷拉過來、再拉過來。我覺得受了世紀疫情影響,不單戴著口罩,還要保持安全距離,欣賞藝術的隔閡拉遠了,人心也難免疏離了。你的創作理念不是正好回應這種現象?

H: 是呀!我就是想好像耳語一樣傳聲,是貼得好近(把頭挨過去杜泳的耳邊)的距離去傳遞。

T: 正正就是中國人「吟詠」的感覺。多嘗試總是好的!不過配器、音樂就應該不容易,中國樂器缺乏低音,營造那一種深沉凝重的感覺比較費功夫,西洋樂器則有許多低音的選擇,(S:用椰胡也好!)不一定要椰胡做主音,用各種聲效,寫好〈客途秋恨〉音樂部分,再用上佳的人聲吟唱出來,我一直都想實驗一下!

H: 這就會是「新潮南音」了?

T: 無所謂!就寫〈客途秋恨〉也就是了。你一寫曲目出來,誰都知道出處,這樣才厲害,「橋唔怕舊」,做到一種新的感動,人人一聽就停步下來傾聽,就得啦!我認為千萬不要用天外而來沒人懂的東西使人摸不著頭腦,反而以越舊的材料,用新的演繹去處理得當,才越能顯得高超。我們聽曲許多都是欣賞一、二百年前的旋律,是美的東西,就算經歷不同時代也總是美的。我覺得〈客途秋恨〉本身是百聽不厭的,問題在於如何演繹罷了。比如「為怕哥你變左心?」(〈啼笑姻緣〉曲:顧嘉輝/詞:葉紹德)到現在聽來仍然好,一開口就是曲詞俱佳!「望著海一片,滿懷倦」(〈似水流年〉曲:喜多郎/詞:鄭國江)亦是,一開口就聽得懂了。

S: 今次香港創樂團主辦的「南音創意計劃」,自2019-2021年為幾位研究成員舉辦了不同的工作坊、大師班和演出交流等等活動,Steve在這過程中有沒有一些創作上的新體會或改變?

H: 這計劃中首先就認識到杜老爺呀!(笑)在此之前,都只是自己聽唱片,再思考一下,又因為本身作曲訓練跟粵樂、南音的創作有距離,本來是覺得實在難以進入的世界,但自己就是深感興趣,又憑藉一團火地嘗試;至今因為參加了不同嘉賓主講的課題,再來探索南音的種種細節,就沒有以往那麼虛無飄渺,或者說如用電子音樂去演繹南音的核心,現在也許能做得較以前深入。

T:是開始感覺到自己有信心?

H: 是,因為所謂「中西合壁」的創作,如果表面地就把兩者重疊在一起,就算是Cross-over了,但唯有創作人要再深入了解,才能做出較有深度的作品。剛好今次計劃又因加疫情延期,又使我注入更多思考。其實這種演繹的概念,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受疫情啟發的,一來是人人戴著口罩,交流的聲線就很受限制,又這一年大家習慣了在網上見面討論,那就有了阻隔距離,又從中慣用了咪高峰,所以就是在這個計劃中,再經過疫情的觀察,想「用咪高峰加細聲」演繹〈客途秋恨〉而得到另一種感情,於是就構思出這次新創作了。

S: 好有趣!能借助科技去細訴經典,又能打破古人的局限,將這種一對一的形式向很多對耳朵同時傳送!十分期待Steve的新作品,更多謝杜老爺的指教!不阻大家演練,多謝兩位剛才的暢談!





講者簡介

杜泳



自小隨袓母及父親習唱曲和胡琴,及後追隨粵樂大師王粵生學藝和共事數載。1992年杜氏移居美國,在西華盛頓州立大學修讀世界音樂史,並獲邀於校內講授中國音樂及演奏胡琴。九十年代後期,杜氏隨湯良德學習江南絲竹,並赴廣州向余其偉學習高胡演奏技法及廣東音樂,又隨余少華及陳慶恩學習中國音樂史。杜氏演奏風格優雅閒適,曾錄有高胡領奏五架頭的鐳射唱片。



許敖山



許敖山(代號 Nerve)以香港為基地,經常以多重身份遊走於現代音樂、聲音藝術、多媒體劇場及地下文化之間,並專注於混合藝術形式、跨越界別及實驗傳統的創作。

許敖山曾獲香港小交響樂團、進念 ‧ 二十面體、以及城市當代舞蹈團等藝術團體委約創作,其作品亦曾於香港藝術節、新視野藝術節、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演出。近期的主要作品包括電影歌劇《1984》、多媒體歌劇《利瑪竇的記憶宮殿》、集體創作體驗式裝置表演《像是動物園》、以及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開幕節目《四象萬相》。

許敖山創立香港首隊十人實驗樂團 DECADE Ensemble 並擔任其總監。作為表演者及唱片騎師,他亦曾於CTM Vorspiel、Kill the Silence、瑞士洛桑地下電影音樂節(LUFF)及Outlook 音樂節亮相,並活躍於多個地下場域。

許敖山於2010年取得香港演藝學院音樂碩士(作曲及電子音樂),並隨即成為該校作曲及電子音樂系講師。他於2017年獲亞洲文化協會獎助計劃贊助,於紐約進行考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