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AVANSERAIS

/ kærəˈvænsəˌraɪ /
Research


Project 1
Sonic Ecology
  1. Curatorial Statement
  2. Listening to Ecosystems from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3. Music and Activism
  4. The Vigil of Debris
  5. The Recycling Concerto
  6. The Unexpected Guest


Project 2
Music & Moving Image
  1. Curatorial Statement
  2. Water, The First Body
  3. Light in Infinite Darkness
  4. Kyager
  5. The Moments


Project 3
Naamyam Creative Research 
南音創意研究

  1. 策展人的話
  2. 南音的互動
  3. 戲台南音賞析
  4. 南音創意研究〈客途秋恨〉MV創意對談: 許敖山x杜泳
  5. 南音飄揚未定
  6. 香港南音之永劫回歸?
  7. 南音︰起點抑或歸處?──「南音新創作展演」的兩種實驗
  8. 傳統音樂的突破?南音未來之路——「南音研究計劃」


Project 4
Contain
  1. Genesis
  2. This is water
  3. Modul-ation
  4. Often easy, sometimes impossible
  5. Sensations of getting lost






The content of CARAVANSERAIS does not reflect the views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provides funding support to CARAVANSERAIS only, but does not otherwise take part in it.  Any opinions, findings, conclusions or recommendations expressed in the materials/activities (or by members of the GRANTEE’s team) are those of the organisers of CARAVANSERAIS only and do not reflect the views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Mark

南音飄揚未定 

文章/評論

李日康
大專講師,文學雜誌《字花》編輯。著有散文集《流雲抄》。除創意寫作及文化理論,另一研究興趣為中國古典文學。


八月時,香港創樂團在虎豹樂圃(虎豹別墅活化原址)舉行「南韻飄蕩──南音新創作展演」研習坊。當日發表作品包括許敖山〈風的影子〉及〈客途秋恨〉(2021)MV、郭啟輝〈十個救火的少年〉南音版、馮啟思及楊健平〈南音略談〉、鄺展維及池荒懸〈波盪〉等。參與研習的包括文學作者、學者、策展人、音樂家、資深樂迷。


研習坊初段,當許敖山發表及細述創作經驗後,有資深樂迷不諱言「這並非南音」。批評主要針對許敖山的唱腔出於自我探索,並非經年累月師承習得,而且許氏作品的音樂形式又與一般理解的南音頗為不同,因此被認為並非「正宗」。這正截了當的批評引來若干共習者的回應,相信若非時間有限,討論將更為激烈。


在研習坊初段即藉個別作品引起詰問,甚至可說是質疑,我認為並非偶然,因為參與者不論立場、背景如何,出席的前提是心裡或多或少總帶著疑問(或者定見):「南音是甚麼?」因此,以上爭論應該視為對這個項目「南音新創作」──「新」在何處──的階段性反思更為適合。以下我先從郭啟輝〈十個救火的少年〉及馮啟思、楊健平〈南音略談〉兩組理當是最穩當的作品開始談起。


郭啟輝是粵劇演員,馮、楊兩位中樂出身,是既有學院訓練,亦具師承家法的表演藝術家。想來即使是最保守的立場,也會同意三位份屬「正宗」。郭氏作品以南音唱法舊題新唱達明一派歌曲〈十個救火的少年〉,如果用文學理論的概念來說明,這體現了有意識的互文意向,借用熱奈特更細緻的分析,這種互文性是具名的、附有徵引標示的文學語言,顯示了郭氏南音版〈十個救火的少年〉在內容上與達明一派原唱版的對應。馮、楊二位〈南音略談〉的歌詞則出於原創,以典型南音式敘事文學的格局唱出南音作為音樂類型的來歷掌故。就作品的完成度和整體效果來看,三位的作品非常符合「南音新創作」的主旋律,除郭氏的舊曲新演,馮、楊兩位明晰精準地在詞中匯入不少富香港當下語言色彩的生活詞語,例如「趁未有人釣魚 我將歌喉展」、「忽然一朝身價變 有位學者Bell Yung把重責肩」、「簡直係口頭 嘅愛情動作片」、「我哋就此潛水 往後再把那新詞填」。郭、馮、楊三位是貨真價實的藝術家,尤其楊健平當日在無預演的情況下即席接招唱作,實在膽識功架兼備。


以上用例的確能產生趣味,不失為活水,為「新南音」注入造語的活力,但我亦希望提出,即使有新鮮和當代的詞彙加入,但是〈南音略談〉歌詞的句型表述上,總體仍然是古典意味的。除上文曾引用的「我將歌喉展」、「一朝身價變」、「再把那新詞填」,還有其他如「今日與諸君共聚 真個快樂綿綿」、「痛似肝腸煎」、「唱到我都淚漣漣」。古典有古典的光譜,〈南音略談〉的句構並非最古,但讀來仍覺與今日通用的廣東話表述有一定時空距離。這種微觀的增幅,我視之為創作者過渡階段的實踐。當創作者自覺某藝術類型正面臨危機,自覺地革新(當然復古也可以是一種革新策略),首先是從詞語、題材上著手,然後下一階段慢慢過渡到句型和更深層次的藝術形式,最終完成類型的更新。理論上是這樣的。然而,南音的句型和題材又頗大程度受制於音樂,以及背後更強勁的文化傳統,即杜煥以來〈客途秋途〉、〈男燒衣〉,乃至電影《胭脂扣》開首一段如花與十二少相逢的情境──那種多情男女命運多舛的悲情樂章。創作者首先由可操作性較高的詞語層面著手,但最後能不能發展出與南音音樂及其文化背景有機調和的「新南音」?我們站在藝術的分歧點 。


這衍生出更值得深思的議題:南音本來是表演藝術,有音樂、演唱者、歌詞文字三個部份,音樂又可細分具體的樂曲樂譜和抽象的曲風聲情兩部份。當要發展新南音──或謙虛一點,增潤新意──的時候,究竟是哪一層面的事?又或者,是從哪一層面首先切入的事?以上郭、馮、楊代表了先從題材、詞語方面等較易切割處理的部件切入的方法,但我們最後亦可預視到如果不滿足於他們三位階段性的佳績,接下來必然會遇上當代語言如何與歷史音樂協調的問題。


我其中一個研究興趣是古典文學,或許能提供有意思的參考。今日我們常講的「宋詞」,其實不止於宋,而是發源於唐,大盛於兩宋,而兩宋後仍不乏創作,在清代又抵達了另一個高峰。詞原來也是表演藝術,和南音一樣,有樂章、伶優、歌辭,但南宋以後因戰火世變,宋樂失傳,詞變成了有詞無樂的文學讀本。於是在明、清兩代,不同文學家從不同角度提出對詞的新解新創,有的著意追尋宋韻遺音,但面對的是陳義甚高,而且經驗上無法驗證;有的認為詞可以無樂,純粹變成案頭讀本,但面對的是藝術類型的本質論危機,以及被其他文學類型吸收的壓力;有的則建議應該自度新曲⋯⋯林林總總,而最後的發展是,詞這種橫跨近世的文學體裁被日後「一代有一代之文學」的某家之言所偏概,今日只有「宋詞」,讀的天上人間和大江東去也與音樂無關。


南音,或新南音會走向何種發展?不得而知。在「南音飄蕩」中,許敖山揉合電音與香港都巿意象的MV,明顯是首先從音樂本質和表演形式開始革新,然而,就創作成果而言,是創意有餘但完成度仍待斟酌。在當日諸組發表作品之中,我認為最具潛力的是池荒懸的〈波盪〉。〈波盪〉可貴之處在於作者除了最後成品也一併展示了作品反複修訂的版本,藉不同版本的修訂來比勘提示與文字聲情效果有關的探索。這種從語言文字的聲情出發,繼而以內在節奏逼近情緒的做法,是非常現代詩、抒情詩(而非敘事文體)的做法。但還是個老問題:不是創作者有沒有充分的創意和熱情,而是該創意與熱情夠不夠衝破既有的文化傳統與想像。 


研習坊中,有學者認為即使如南音的代表人物杜煥,他也未必有如此深刻的學理探討,會不會是我們想得太多?對此我並不同意。因為舊時文人的教養內涵與我們今日的教育有極大不同,今日我們視之為絕學的──不論褒貶義──也可能僅僅是舊時文人的基本功。不過,即使立場不同,但我和好些研習者似乎也意識到,討論新南音,除了作品,更重要的是覺察範式轉移的問題。以上的討論意味了所謂「新」的三條不同進路,表現了不同程度對新舊、對不同文化範式的擺盪。南音仍在飄蕩,除了藝術,我們也站在歷史的分歧。


原文: https://zihua.org.hk/magazine/issue-46/article/new-naamyam-3/